全國政協委員、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昨日透露,今年兩會後,第一次土壤污染普查數據可能會對外公佈,被長期拖欠隱瞞的“毒土”詳細數據終於有希望重見天日。
  伸手不見五指的重度霧霾讓大氣污染成為公眾的第一憂慮,發臭發黑的河水所帶來的視覺衝擊也造就了水污染關註度長期高企。土壤污染沒有大氣和水污染那麼直觀,但其結果卻很可能比這兩者更廣泛、更嚴重。
  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最終都會造成土壤污染,例如,不法企業偷排污水就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。農業和工業污染也是“毒土”的主要成因,農藥、化肥等農業污染帶來的殘留會惡化土壤物理性狀,而礦場等工業地區則重金屬污染嚴重。
  土壤污染的成因廣泛,影響也很廣泛。去年2月震驚全國的“湖南毒大米流入廣東”事件,鎘超標的毒大米很可能是重金屬污染土壤和磷肥等原因導致的;土壤污染與公眾高度關註的食品安全問題息息相關,污染物可以無聲無息地在農作物中累積,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並誘發癌症等疾病。除了“毒土”種出毒糧,還有居住在“毒土”上的未知危險,《財經》雜誌曾報道有眾多曾從事生產、貯存、堆放有毒有害物質的“毒地”,在未經治理的情況下被“正常使用”、成為城市建築用地,其中不乏“標王”。而“毒土”毒性釋放時間可長達上百年,南方鋼廠地塊上的廣州保障房項目,就是重金屬污染地塊的典型案例。長期住在“毒土”上,其毒性的釋放亦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。
  公眾一直以來所知的只有模糊的“土壤污染很嚴重”,但從來不知道土壤污染到底有多嚴重。2006- 2010年,環保部與國土資源部聯合進行全國土地污染情況進行調查,但調查完成後一直沒有公佈報告,去年有律師申請相關數據公開,卻被環保部以“國家機密”為由拒絕。去年國土部公佈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,也沒有詳實的數據,只有一句“有相當數量耕地受到中、重度污染,大多不宜耕種”,和環保部“全國中度、重度污染土地約有5000萬畝”的估算。
  模糊的數據和隱瞞的姿態,反而更容易引發公眾焦慮。土壤污染的詳細數據理應儘早公佈,這不只是對公眾知情權的保障和對民心的安撫,更是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提所在。公佈數據當然不能直接解決土壤污染問題,但沒有詳細的污染數據,對治理措施的選擇和花費幾百億元的治理成果很難令人信服。證明水污染的治理成果,尚可以讓書記市長一個個跳下水游泳(效果另議),而要證明土壤污染的治理成果,沒有詳細數據,想找個作秀的方式都難。  (原標題:[短評]“毒土”待治,公開土壤污染數據勿再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q76uqrzh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